作為服務中小微企業的主力軍之一,中小銀行迎來了諸多政策“紅利”。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著眼增強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能力,允許地方政府專項債合理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在業內專家看來,中小銀行要增強服務中小微企業能力,需要“兩手抓”:一方面,多渠道補充資本金,增強服務質效;另一方面,強化公司治理,加快轉型發展,并筑牢風險底線。
轉型發展勢在必行
我國的中小銀行包括城商行、農商行、民營銀行、村鎮銀行等,目前總數超過4000家。這些中小銀行單個體量不大,但經營各有特色,多數服務于地方經濟,已經發展成為踐行普惠金融、服務民營、小微企業與“三農”的重要力量。
眼下,中小銀行發展正處于一個重要的轉型期。從行業發展背景來看,中小銀行所處的市場環境已發生變化。金融科技浪潮催生銀行業加速變革,有實力的大型銀行通過科技賦能,服務觸角不斷下沉,中小銀行正面臨客戶流失的危機。而在疫情影響、經濟處于下行周期的背景下,中小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面臨考驗,部分中小銀行亟需補充資本金以提高抗風險能力。
與大中型商業銀行相比,中小銀行公司治理機制尚不健全,風控能力不足,對金融科技運用尚有待提升,業務模式與產品結構也相對單一。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一些中小銀行沉迷于“吃大戶”“上規模”,甚至借助地方房地產項目或者跨區域放貸,大力發展同業投資、理財等業務,一味做大資產規模,但風險管理能力卻未能及時跟上。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行業去杠桿、監管環境趨嚴,同業業務剛性兌付被打破,一些行業風險不斷增大。因此,中小銀行明確定位、轉型發展勢在必行。
近期多家中小銀行出現的合并重組可視為中小銀行應對市場競爭的一種途徑。面對市場競爭以及利率市場化帶來的影響,通過合并重組可以提升自身能力,以應對日趨激烈的市場挑戰。
堅守本土發揮特色
保企業就是保就業、保民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小銀行也應該發揮更大作用。
抓住金融科技帶來的行業機遇,更好服務本地企業,是中小銀行應堅守的發展方向。2019年在A股成功上市的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始終聚焦服務涉農產業與“三農”發展。據介紹,目前該行有1770多個營業網點,覆蓋重慶全部38個行政區縣,縣域營業網點占比達到80%以上。
作為地方銀行,應聚焦主業、專注本土,利用當前數字普惠金融、大數據風控、云計算等科技,將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靈活結合,逐步走出便捷、智能、精準的普惠金融新模式,更有力地支持‘三農’、小微企業以及實體經濟發展。
銀保監會也在堅決扭轉中小銀行偏離主業、盲目追求速度與規模的發展模式,要求其回歸本源、深耕本地、下沉服務,特別要強化社區與縣域的服務,并對異地經營行為進行嚴格規范。
壓實責任防范風險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銀行信貸業務普遍受到沖擊,以中小微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中小銀行受到的沖擊更大,信貸資產質量承受較大壓力。
7月初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壓實地方政府屬地責任、銀行及股東主體責任、金融管理部門監管責任,在全面清產核資、排查風險并依法依規嚴肅問責的前提下,一行一策穩妥推進補充資本金,地方也要充分挖掘其他資源潛力給予支持。地方中小銀行大多由地方政府持股,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其補充資本,有利于發揮股東作用,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同時可在注資過程中推動化解存量風險或進行合并重組。
當前銀行業資本與撥備整體比較充足,但分布不均衡。一些機構,特別是部分中小機構資本、撥備水平較低,渠道不多。銀保監會將進一步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撥備計提,充實資本實力,實現穩健經營。當前的一項重點是要配合省級政府制定發行專項債券補充銀行資本的實施方案,通過夯實資本提高中小銀行風險抵御與信貸投放能力。
諸暨聯合村鎮銀行版權所有 浙ICP備14031907號-1 地址: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陶朱街道富源路10號 傳真:0575-87633958
客服熱線:400-66-96592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